咨询热线:0755-89999869      政策热线 0755-26978111

深圳两会建议⑦|王艳梅:深圳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是构建企业梯队

       去年,深圳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三个工作方案”出台实施,连续4年获评全国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完善企业信用、公平竞争、产权保护、个人破产等领域制度。市两会期间,代表、委员聚焦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从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创新化解涉企纠纷制度、支持企业高水平“走出去”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
       发挥“腰部企业”压舱石作用
       “希望深圳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作为一家中小企业的代表,市人大代表杜量衡深刻感受到近年来深圳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尤其是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持续提高,服务意识越来越强。
       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动力。2023年,深圳登记的商事主体累计达422.6万户、增长26.4%。“深圳要坚持市场经济原则,保护和弘扬企业家精神,凝聚特区家园意识,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市人大代表杨勤说。
       市人大代表王艳梅认为,深圳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是构建具有鲜明特点、更具竞争力的企业梯队,尤为重要的是加大对营收1-5亿元企业的支持力度,更好地发挥这类企业在经济增长中的压舱石、稳定器作用。“未来经济的竞争,谁拥有数量庞大的营收1-5亿元的腰部企业,谁就获得了竞争优势和发展的底气。因为腰部企业夯实之后,中小微企业就会被带动,大中小企业生态就优良了。”王艳梅提出,由于营收1-5亿元企业数量庞大、个体差异大,政府在管理服务的落脚点和支持力度方面要有新突破,要从这类企业最关心的问题入手,以问题为导向,精准施策。
       深圳作为国内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城市之一,如何更好释放民营企业活力也是代表关注的热点。
       “要持续推进深圳高质量发展,必须焕发民营经济活力。”市人大代表林慧建议,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进一步向民营企业开放高端装备、智慧物流、商贸消费、智慧医疗、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应用场景,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和国有资金投资工程建设,放宽电信、能源电力、数据要素等领域市场准入限制,支持民营企业做优做大做强。
       市人大代表钟华建议设立民营经济服务中心,搭建便企服务新通道,并建立企业诉求受理、交办、督办、反馈、评价的闭环机制,做到民营企业提出的问题有求必应、件件落实。他还提出,发挥金融“活水”作用,创新线上化贷款产品及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积极推广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外部增信机构担保等方式,加快构建政银企共享的数字化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