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755-89999869      政策热线 0755-26978111

硬科技赛道:竞逐千亿卫星互联网产业

       编者按:全世界低轨星座“织网”之争愈发激烈,地缘政治、经济发展等各项领域加速渗透,加之频轨资源有限,卫星互联网产业已成为国际角逐的重要硬科技赛道。
       SIA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卫星产业已达到2810亿规模。其中,商业通信卫星是各国重点发展的卫星类型。据机构测算,未来卫星互联网产业总体规模有望达到3600亿元。
       得益于技术进步地不断进步,基于低轨卫星通信技术的卫星互联网成为现实,谷歌、OneWeb、SpaceX、Facebook、亚马逊等众多国外公司加紧布局卫星互联网产业,纷纷抢占广阔的“互联网未连接市场”。
       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持续跟进,步入快速发展阶段。自2016年《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至2023年《关于创新信息通信行业管理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产业发展规划不断完善。同时,“鸿雁”、“虹云”、“G60”等卫星星座计划的提出,产业进程进一步加速。
       南山所产业研究中心以典型应用切入,通过对国内外卫星互联网产业的深入分析,希望为政策制定者和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议,推动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

卫星“星链”崭露头角

       俄乌战争正式爆发四天后,俄罗斯国防部宣布,俄方已经瘫痪了1114个乌克兰军事基础设施,包括31个指挥所和通信中心。按照俄方的设想,失去通讯的乌方将迅速丧失抵抗力量,然而事实确出人意料。
       乌克兰基础通讯设施被摧毁后,马斯克的“星链”卫星介入到乌克兰的军事行动中,为乌克兰提供连接互联网的冗余网络支持,使得政府和平民在缺少地面通讯基站的情况下,都可连接到“星链”互联网来满足基本通信需求,由此,俄方目的未能按预期实现。
       “星链”计划,是由马斯克创立的Space-X公司开发的在全球范围内提供的高速互联网访问和电信服务项目,重点基于通讯卫星而非传统地面基站,可触及到深空、远洋、高原、深海等传统通讯基站无法实现网络覆盖的区域。
       “星链”卫星在军事领域的首次亮相,引起了各国高度重视。
       一是数量规模庞大。“星链”不仅是目前在轨星座的数量最大的项目,还是迄今为止发射卫星数量最多的。目前,“星链”发射卫星总数已达到4.2万颗。
       二是发射成本低。相比较传统火箭动辄就要上千万美元的发射费用,星链的单次发射成本仅120万美元。
       三是军事用途广。尽管马斯克声称星链仅用于商业领域,但事实上美国从俄乌冲突之初,就被证实已将星链卫星部署在乌克兰。未来,规模庞大的卫星数量将对各国国防安全造成威胁。

全球加紧布局卫星互联网

       近年来,全球卫星互联网规模迅速增长。自2014年以来,全球市场规模上涨超300多亿美元,卫星发射数量更是翻了约五倍。根据SIA数据,全球卫星互联网产业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2460亿美元增长到2022年的2810亿美元,累计增长率达到14.2%。另据UCS统计,2021年全球新发射卫星达到了1827颗,累计增长率高达1284%,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以低轨卫星“星链”为代表的卫星互联网,已成为大国竞争和博弈的新领域,目前基本形成美、中、俄、欧盟的“一超三强”世界竞争格局。代表企业包括美国(Space-X、铱星公司、波音、亚马逊、Facebook)、英国(OneWeb)、加拿大(Telesat、ACC Clyde)、俄罗斯(Yaliny)、印度(Astrome)、德国(KLEO Connect)及韩国(三星)等,主要用于宽带及物联网领域。
       各国加快发射卫星的频率也折射出低轨卫星互联网的高价值。
       一方面,低轨道卫星作为卫星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低轨道卫星互联网具有抗毁性强、覆盖范围广、通信距离远、部署快速灵活、通信频带宽、传输容量大、性能稳定可靠、不受地形和地域限制等优点,可以实现有线电话网和地面移动通信网均无法实现的厂域无缝隙覆盖。
       另一方面,相比于其他卫星(地球静止轨道高通量卫星、地球中轨道卫星),低轨道卫星发射成本低、观测效果好,以及在轨重访周期短的优势。
       更为重要的原因是,低轨卫星资源有限,一些国家和公司为了抢占优势而大量发射卫星,也意味着其他国家和公司面临着被挤出或被排斥的风险。

我国基本打通卫星互联网产业全产业链

       我国已从多方面加快布局。国务院、发改委、工信部等多个国家部门连续出台政策文件鼓励支持卫星产业发展,并将其纳入到“十四五”规划中,大力构建我国独立自主的卫星互联网产业体系。
       2016年12月的《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明确提及“通过移动蜂窝、光纤、低轨卫星等多种方式,完善边远地区及贫困地区的网络覆盖”。2020年4月,国家发改委将“卫星互联网”列入“新基础设施”名单,与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新能源充电桩并行。2021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组建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列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名单。2023年7月,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标志我国在卫星互联网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2023年10月,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发布《关于创新信息通信行业管理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分步骤、分阶段推进卫星互联网业务准入制度改革,不断拓宽民营企业参与电信业务经营的渠道和范围”。
       如今,我国基本打通了卫星互联网全产业链,正处于快速成长期。
       拆解卫星互联网产业链构成来看,目前主要有三个领域:卫星组网、地面设备、卫星与地面通讯服务。
在低轨卫星通信产业链中,卫星组网包括卫星制造与卫星发射两部分,将是全产业链最先受益的部分,卫星互联网将带动卫星制造与发射产业链长期发展。卫星制造方面,主要涉及航天五院、航天八院、中科院微小卫星公司以及银河航天等卫星整机制造商,以及航天电子、康拓红外、铖昌科技、亚光科技等配套企业。火箭发射主要涉及航天一院、航天八院、航天科工火箭公司、星河动力等火箭制造企业。
       地面设备产业主要包括卫星地面接收站、移动终端等。在移动终端方面,前期华力创通、中兴通讯、大唐电信都已开发了天通卫星手机。值得关注的是,华为公司在2023年成功推出了Mate60Pro系列手机产品,这是具有天通卫星直连功能的大众智能手机。
       卫星与地面通讯服务领域中,三大传统运营商仍是地面通信的主体,其中中国电信依托天通卫星支持卫星通信服务位于前列。在卫星通信方面,中国卫通是国内目前最大的卫星通信运营商,以广播通信服务为主,并逐步开拓卫星移动通信市场。
       在国家大力推动卫星互联网的发展之下,部分重点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重庆、武汉、西安、合肥、宁波等,纷纷制定卫星互联网产业支持政策,积极争取成为国内卫星互联网产业的领军者。
       可以预见,卫星互联网产业将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信息化产生巨大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