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755-89999869      政策热线 0755-26978111

国内外的人资投入,对深圳加速产业发展有何启示?

        编者按:在当前全球化和高度竞争的商业环境下,人力资源的优化对产业的促进发展作用已经成为各地政府和企业共同关注的焦点。典型国家和城市的成功经验表明,人力资源要素的优化不仅是数量问题,更重要的是质量、配置和激励机制的合理运用。
       南山所人才发展研究中心将以美国量子信息产业领域的人力资源要素作为案例进行深度探讨,并对比北京、上海等地人力资源要素在不同地域和产业环境中的应用与影响,总结适合深圳的经验与策略。以期引发业界对如何更好实现人力资源效能推动深圳产业升级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深入思考和有益讨论。

典型案例:美国的量子信息人资培育

       《量子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研究报告(2022年)》显示,美国目前已是量子信息产业领域重要引领者。在量子计算领域,美国技术创新活跃,专利申请占比达到56%;在量子通信和量子测量领域,美国专利申请数量均处于第二位,占比分别为24%和32%。
1.人力资源引培政策
       在量子信息人力资源引进与培育政策方面,美国具有涵盖初高中和高等教育阶段的量子信息科学教育政策、现有量子劳动力的劳动力培训政策,以及吸引和留住外国人才的移民政策。
       一是量子教育。美国国家科学和技术政策办公室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于2020年8月联手,在联邦政府、行业、专业协会和教育界之间建立了“国家Q-12教育伙伴关系”,为课堂和课程材料奠定基础。该伙伴关系创建的资源包括帮助教育工作者将量子信息服务纳入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课程和课程(如化学、物理和计算机科学课程)的框架,以及一个有用工具库,如用于量子相关教育的教科书、讲义和在线课程。然而,在现实中,高校的改革面临着诸多挑战。在物理学、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硕博阶段,与量子信息相关的特定方向更为常见。
       二是劳动力培训。根据2022年2月发布的《量子信息科学和技术劳动力发展国家战略计划》,量子领域正在为学术界、工业界、国家实验室和政府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而这些岗位目前还无法填补。该计划将4项劳动力政策确定为美国的关键政策:发展并保持对量子信息科学和技术生态系统中劳动力需求的了解;通过公共宣传和教育材料向更广泛的受众介绍量子信息科学和技术;解决专业教育和培训机会方面的量子信息科学和技术具体差距;以及使量子信息科学和技术及相关领域的职业更容易获得且更加公平。
       三是吸引外国量子人才。鉴于国际人才对美国创新成功的重要性,美国通过制定政策来加强和扩大移民渠道,使训练有素的量子计算人才(包括美国高校的外国STEM毕业生)能够在美国进行创新。
2.人力资源载体
       由于科技巨头的量子活动正在迅速升温,美国在量子信息人力资源吸引效应凸显。谷歌(Google)、微软(Microsoft)、亚马逊(Amazon)、IBM和英特尔(Intel)都在开发自己的量子计算硬件,大型科技公司已经在该领域取得了几项突破。科研机构方面,美国建立了5家量子信息科学中心,构建了包含政府(国家实验室)、学术界、产业界在内的量子信息科技生态体系。产业组织方面,美国已经建立了一个以问题为中心、由行业主导的联盟,名为量子经济发展联盟(QED-C),由斯坦福研究院(SRI)运营,包含美国境内160余家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和初创公司,2022年通过政府间协议等方式,扩展与36个西方国家的成员合作关系。
3.人力资源发展环境
       美国通过立法来强化量子信息产业发展生态系统,优化量子信息产业人力资源发展环境。美国迄今为止与量子相关的最重要的立法是2018年12月签署的《国家量子倡议法案》(NQIA),旨在加速和推进美国的量子科技发展。《国家量子信息安全法案》为量子研发创建了一个框架,并授权在5年内(2019至2023财年)为各种倡议提供略高于12亿美元的资金,这些资金主要分配给历来积极参与量子信息服务研发的3个机构:美国国家技术与标准研究院(NIST)、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和能源部(DOE)。该倡议的主要内容包括:授权这些机构加强量子信息服务计划和研究中心;成立一个新的联邦机构,名为国家量子协调办公室(NQCO),隶属于科技政策办公室(OSTP),负责协调联邦政府、工业界和学术界的量子信息服务活动;成立一个名为“国家量子计划咨询委员会”(NQIAC)的新联邦咨询委员会,由来自学术界、工业界和政府部门的专家组成,其任务是为家量子计划提供独立评估和建议。
       2022年《芯片和科学法案》对《国家量子信息安全法案》进行了修订:授权开展量子网络基础设施的研发工作;指示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制定量子网络和通信标准;制定一项DOE计划,促进以研究为目的获取美国量子计算资源的竞争性、择优审查的基础程序;并要求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支持将量子信息科学纳入各级教育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课程。该法案还明确将量子信息服务纳入国家科学基金会专注于新兴技术的新部门——技术、创新与合作局(TIP)。

其他城市实践对深圳的经验启示

1. 聚焦未来产业领域,超前布局高精尖人才
       北京启动实施“北京高等学校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计划”,积极引导高校服务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及“高精尖”产业结构调整,通过高精尖计划的实施,成功建设了一批北京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研究范围涵盖工程科学与新兴技术、未来芯片技术、大数据科学与脑机智能、智能机器人与系统、软物质科学与工程等领域。探索人才“多点兼职”方式。
       上海紧抓“关键性少数”,围绕宇宙起源与天体观测、光子科学与技术、脑科学与人工智能、量子科学等重点产业领域,面向具有成长潜力为世界级高峰的人才推动实施“高峰人才计划”,配套“量身定制,一人一策”“高峰人才全权负责制”等政策。
2. 以高能级平台作为支撑点,形成人力资源集聚向心力
       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IMEC)作为全球最先进的、独立的微电子和纳米电子研究中心之一,是通过搭建科研创新中枢机构集聚人才力量、引领产业创新的重要案例。IMEC以鲁汶大学微电子系为基础而建立,最初由政府给予资助,并要求将至少10%的拨款经费用于与科研机构和大学等合作开展基础研究,选题标准是要超越工业应用5-10年的技术。
       IMEC发展至今,拥有来自71个国家和地区的员工超过2000名,包括600多名产业界常驻研究员和客座研究员,总共分离出40多家子公司,并与全球600多家公司以及200多家大学建立了合作,核心科研合作伙伴囊括了全球几乎所有顶尖信息技术公司,年收入超过1200万欧元,收入均来自其合作者的授权协议及合约。IMEC 从 2004 年起,分别和伙伴一起成功研发 45 nm 到 7 nm 的芯片前沿相关技术,同时开发了一系列的创新性器件和系统。
       但相比IMEC模式在荷兰等地的成功,IMEC在印度、台湾的落地结果并不理想,2011年IMEC在班加罗成立IMEC印度分中心,由于IMEC在印度的发展脱离了惯有的政府合作模式,仅与企业进行合作,无政府支持,最终此项目并不十分成功;在台湾,IMEC合作项目陷入窘境的原由也与印度类似,与政府支持力度不够有密切关系。据此看出,政府支持也是人力资源要素作用于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
3. 注重发挥高校科技智力资源优势,积极引导高校调整传统学科型学院设置方式,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
       上海在推动高校学科建设与产业发展联动方面作出积极探索,建立应用学科快速响应机制,支持高校围绕相关产业开展学科交叉以及学科专业优化调整布局,如:支持同济大学围绕人工智能领域建设“智能科学与技术”IV类高峰学科;支持上海大学围绕通信领域建设了“通信与计算机”IV类高峰学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