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755-89999869      政策热线 0755-26978111

产业园区运营如何迈向高质量发展?

编者按:

       2025年6月1日,深圳地方标准《产业园区运营规范》正式实施,系全国首个地方性产业园区运营规范。深圳市园区经济的发展也日趋成熟、日渐完善现已形成了产业园区建设与发展的特有运营模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产业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其发展已成为参与全球制造业价值链分工的重要载体、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的有力措施和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强大力量。

       本文通过梳理园区运营服务模式从1.0到4.0的演进脉络,并剖析深圳湾科技园、北京中关村产业园、上海张江科学城等标杆案例的创新实践,旨在为探索具备跨域协同、科技创新驱动与统筹运营特质的园区运营模式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一、产业园区运营发展趋势演化






1.园区运营服务模式1.0:要素推动阶段

       起初产业园区的运营主要要素推动以园区本身服务为主,开发商思维主导的“租售模式”,因此,园区服务仅停留在物业管理、园区安防、卫生、停车等基本服务。

       园区配套,园区主要通过“三通一平”、“七通一平”、“九通一平”等形势进行土地一级开发,为园区企业提供土地供应。

       驱动模式上,以成本驱动为核心,通过提供优惠的土地价格与廉价的劳动力等成本因素驱动,使得园区成为中国对外开发背景下的重要窗口。

       增值方式上,对园区活动的关注顺序是工业产品“贸—技”,其增值手段主要是“贸易链”,即通过与区内外,国内外的贸易交换获取附加值。

2.园区运营服务模式2.0:产业主导阶段

       2.0阶段,产业园区的运营主要是产业主导主要政府型园区为主,招商需求为导向,为企业提供一系列基本服务,包括企业的行政手续代办、园区招聘会、企业的专业咨询服务等。

       园区配套上园区除提供土地经营外,开始进行标准厂房开发,通过厂房租赁、厂房出售、厂房定制等形势,为园区企业提供生产厂房供应。

       驱动模式上,以产业链配套驱动为核心,通过在园区内或园区周边布局核心产业上下游配套企业,驱动核心企业发展,实现园区经济的整体提升,产业主要以制造业为主。

       增值方式上,对园区活动的关注顺序是—贸—技。可称之为“高科技产品生产基地”,其增值手段主要是“产业链”。

3.园区运营服务模式3.0:技术创新阶段

       3.0阶段,产业园区的运营主要是技术创新。主要为企业增值服务,关注企业的成长,涉足销售服务、采购服务、研发服务、品牌服务、融资服务等增值服务,助力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利润空间。

       园区配套上注重公共服务平台,通过搭建融资、技术研发检测、公共检验检测、公共信息、公共展示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为入园企业提供综合公共配套服务。

       驱动模式上,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构建园区创新服务体系,通过提供综合配套服务,涉及人才、研发、咨询、培训、技术、金融等,集聚创新资源,提升园区产业价值链,打造创新型园区。

       增值方式上,对园区主要活动的关注顺序是“技—工—贸”,其增值手段主要是“创新链

4.园区运营服务模式4.0:财富凝聚阶段

       4.0阶段,产业园区的运营主要以财富凝聚为主。园区运营主体介入入驻企业实体经营,为其提供创业孵化、股权投资、公共平台等服务,与企业共同成长,建立全产业链的服务收益模式。

       园区配套上,主要为智慧型园区,除了园区物理空间配套完善外,通过移动互联网,提升园区虚拟空间配套,即线上连接、线下经营的企业社群营造全球链接的社交空间,形成内外开放、资源整合的产业生态圈。

       驱动模式上,以服务驱动为核心,通过产品设计、产业发展服务、智慧生态环境等措施强化服务型因素驱动,构建服务网络,强化全球服务资源链接,生产性服务业逐渐凸显,打造服务生态。

       增值方式上,对园区主要活动的关注顺序是“技—贸—工”,以研发中心,研发型产业,科技服务业为主体,其增值手段主要是“财富链”。

       综上,从以生产要素需求推动的1.0阶段、以产业为主导的2.0阶段以技术创新为主导的3.0阶段演进到推动财富凝聚的4.0阶段。产业园区作为经济创新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其核心特征和运营模式都在不断的演进。

       可以发现,产业园要素单纯叠加已不能完全满足企业战略定位发展需求,如何从园区当前个性需求出发,探索具有跨协同发展、科技创新驱动和统筹运营服务特质的园区5.0模式,并将其具体化、逻辑化、可行化是园区下一步运营重点


二、园区运营服务模式创新的经验借鉴






1.深圳湾科技园

       深圳湾科技园区由深圳湾科技生态园、深圳市软件产业基地、深投控创智天地大厦、深圳湾创业投资大厦、深圳湾创新科技中心、深圳软件园、高新工业村等7个深圳高新区核心园区组成,拥有“中国优秀特色主题产业园”、“广东省青年创新创业示范园区”、“广东省首批人工智能产业园”等称号。园区以人工智能、5G通信、金融科技、智能硬件为主导产业,目前入驻了包括华为、腾讯、空客等世界顶级企业的重要机构。

深圳湾科技园,图源:EICG

       深圳湾科技园区在园区1.0到3.0的基础上,突破地产模式和传统园区模式,打造创新产业生态,探索4.0模式。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深圳湾科技园区构建起包括重点产业子系统、商务服务、专业服务、公共服务在内的完整产业生态系统,极大程度上解决了企业市场拓展、上下游资源获取、融资和人才四大痛点。同时通过MyBay集聚第三方增值服务资源,为园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并以深圳湾科技生态园区为样板建立新一代园区开发运营标准体系,输出品牌价值延伸产业生态。

2.北京中关村产业园

       北京中关村发展集团作为北京市整合创新资源的市场化平台,通过创新服务模式,助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构建新型政企关系”全面合作协议,区政府统筹属地规划和发展,提供空间、政策、配套服务以及良好的营商环境


(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

       中关村发展集团全面负责产业招商、产业组织、产业平台搭建、产业创新生态的营造,建立良好的合作工作机制,走出一条中关村与属地创新牵引、资源嫁接、优势互补、协同融合的专业特色之路高品质科技服务助力产业链现代化,重点布局6个垂直细分领域,通过搭建科技服务平台,提供股权投资和创新金融服务,帮助创新成果转化,引导产业聚集发展,服务汇聚一批领军人才团队和新型研发机构,构建中关村易(e)创大数据服务平台,以智慧化服务终端结合AI交互技术,实现企业服务重点突破,打造覆盖园区服务全链条的智慧园区。

3.上海张江高科园

       上海张江高科提出以科技投行作为战略发展方向,“房东+股东”模式,聚焦于产业地产和产业投资的有机融合,形成“利润点不在租售环节,而在资本市场”的独特的商业模式,实现了在促进科技创新项目高速发展的同时保证园区的盈利模式。


(张江科学城

       例如包括:土地一级开发整体销售园区产业地产开发销售针对中小型企业园区物业租赁地产开发销售/住宅项目投资参股科技企业股权投资产业服务增值

       产业园区作为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平台,正致力于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生态系统,加强跨区域产业协同,在产业创新和孵化领域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以促进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经济发展不均衡、产业竞争加剧、招商引资政策更新等背景下,产业园区必须适应新形势,实现创新发展。

- end -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